小说帮
会员书架
首页 >架空历史>铮明 > 第六章镜

第六章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嗨,你们不能这样来建我的工厂。.嗨说你们呢。”那瓦罗对着那些一脸迷惑不解的工人们大声的叫道。而刚走开的桔太郎一听到那瓦罗的叫声马上飞一样的跑了过来,然后用中文对着工地上正在建设工棚的工人们解释着。于是这些人才照着那瓦罗的命令重新来过。
“该死的你们,该死的语言,该死的岛。”那瓦罗用意大利语大声的咒骂着。但是实际上大家除了看到他手舞足蹈以外根本听不明白他的话。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无论那瓦罗有多么的痛苦,依然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以他不但显得痛苦,而加孤独。

来到小长涂岛以后那瓦罗便感到了受骗了。原本他在平户听到了那里的人说明代有多么的美丽的富足。所以才想来到大明。他认为凭着自己的手艺能够在这里最大的城市里开一间小店,并生活得很好。

但是结果是大明确实到了。不过是在大明周边的海岛上。而且还是一个四面是山只有中间有一个破败了多年小渔村的小岛,这让那瓦罗几近疯。

但是自从明代将岛民内迁以后整个岛便连最后一个渔民都迁移到了内6去了。现在这里除去海鸟会动的便只有鱼了。

不过也因为艰苦。所以赵传书给他的薪水也就特别的高。他一人一个月便是三十两之巨。放到后世这就一顶级白领了。

赵传书之所以选这里做为自己的生产基地有着他多方面的考量。一来这里的条件很不错。两座长涂山岛就象两个巨人一样将所有海风挡在外面。并在内啊形成一个长7.8公里,宽4o-7oo米的长涂港。在后世这里甚至能进出万吨级的货轮是国家的二级渔港。舟山著名的避风良港。在明代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是有名的渔港。而在嘉靖年间一度被倭寇侵占。还留下了抗倭史迹“倭井潭”。但是由于明政府对于海禁的执着。所以在抗倭以后这里所有的渔民都被强制内迁,一个都不许留下。现在这里根本没有人住。因此赵传书得以随意的在这里建设他的生产基地。

二来这里交通很方便。坐船只需几个时辰就可以到达舟山。距离大6也不远。犹其是这里的港口将来可以随意停泊大船让他非常满意。

三来这里很隐密。狭长而曲折的长涂港处于两座长涂岛的包围之下。在港外的海面上根本看不到岛内的情况,所以不容易被人现。他们只需要小心的防备着时不时进来避风的渔船以外根本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有人居住。所以才将这里选定为自己将来的工厂与生产基地。

每四天都会有一班长万商行的小货船过来给他们补充物资。这个是韩千户安排的。而除它之外,赵传书还让徐五等人买了一条二百料的平低沙船往来于大6与岛上。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福建的三闽商会帮他们物色的老把式。而除去他们以外长万商行的渔船“渔oo7帮得号”也经常来此将赵传书的书信送给岛上的人。这条船便是姜三与章平安的座船。当然他们只是上面做工的人而以。

不过让韩千户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精妙安排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上却是赵传书让他安排的。旦凡他有下过基层,有了解过长万商行的这些渔民的思想他都不会将姜三与章平安两人安排到这里。因为他们才刚刚上船便已经将整个帮得号上的人全都买通了。

而且这些渔民是真心的为赵传书工作。在他们的心中,当时四处奔走找他们来做工的是赵传书;当时为了他们的利益与袁应礼争吵的还是他赵传书;加上赵传书那军户的背影让他们感觉他与他们都是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者。所以虽然这些人接受的工资是由韩千户给他们地。但是他们从内心真正喜爱的人还是赵传书。

所以在这些渔民的心中赵传书的地位远远高于那高高在上的袁应礼,还有韩千户。更别谈那从来没有见过的韩炬了。

所以最近当韩千户与赵传书的矛盾被表面化以后,这些渔民更是很直接的便把赵传书化为了悲剧英雄加以神化。造成了现在这些渔民们对赵传书普遍的痛情心里。所以在这两人将船上的两个韩千户的家丁买通了以后他们的行事便再没有限制了。

那瓦罗所在的工地正在后世长涂镇东面的一个山凹里。并不在海边。而此在海边的渔村码头边。帮得号正在一点一点的靠上码头。姜三没有等停稳便呼的一下从船上跳了下来。然后就几步向着渔村跑去。刘详目前的办公场所在这里。

没一会儿他便来到了渔村最大的屋子里。这里是刘详选定的办公场所。他们所请的几个师爷都在此办工。而刘详倒是经常下到工地上去劳作很少在这里。

姜三跑进来一看,果然刘详不在这里。于是立马又向着工地跑去。

顺着弯弯曲曲进山的土路跑了半里路姜三才气喘吁吁的看到了大量工人与小孩子们都在参与这里的工作。这些人大多数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地主或是高利贷逼到无路可走的人。才会安心在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上生活。至于那些孩子则更不用说了,如果不在这里他们休想每天都吃饱肚子。而且在这里还不用担心有人伤害他们。所以没有哪个乞丐出身的小孩愿意离开这里。

“呼呼呼……”姜三跑到了工地以后顺了好一会儿这气才上来。然后便四处的寻找刘详。

“三叔,可找到你了。”正在指挥建工厂的刘详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姜三。

“三,是传书有信过来?”

“正是。”姜三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放一了他的面前。

“嗯。”接过信刘详却不急于打开。而是带着他来到了一处建好的小屋里。只见这里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坐在正中写着什么。听到两人进来抬起了头来。一看是刘详问道:“是赵军爷又来信了?”

“是,还请先生参读于我等听。”

“好。”这被刘详恭敬的称为先生的男人接过刘详手里的信便折了开来。然后刚想读,现这信有些不同。三四张纸上字虽不多图却不少。根本不是信。倒象是技术说明书。

不过这样的信他已经处理了好几封了。这里工厂的设计当中便有赵传书的大量功劳。

“此信为‘银镜制作说明书’我看还是请那佛郎机人一起听吧。”这胖子显然对于老外没有什么好感,居然叫人家佛郎机人。于是那瓦罗也被叫了起来。然后这个胖子才清了清嗓子将信里的言文字一步一步的说了出来。

“银镜者,乃传书当年神游天庭之时偶见。其光可照人,明亮清澈。利于人观之整理仪容。故而传书以为神物。寻得仙子教与制作之法。此物传书以为寻常富户人家必不可少。故而将其法放于告诉于你等。将之制成必为大利。”

“其制法如下。一选择,无色玻璃一块、水银八两……将之存放三月可成。由于其需时甚巨。故而传书以为你等现在始制也可。等商行成立之时便有现成之物销售。不更美之。”花去了十分钟左右这胖子将信读完。在这个过程当中这里所有人,的神色都是惊奇,不解,迷惑。

而那瓦罗则是越听越惊奇。最后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什么。大家看向桔太郎,只见他说:“我师父说。此银镜乃是威尼斯的工匠们明之物。称镜子。只是没有想到赵大人居然在神的引导之下见过此物。他觉得赵大人真乃是天使下凡。他愿意为赵大人继续工作下去。”

几人一听顿觉好笑。赵传书怎么可能见过他们西方的神仙。他们并不知道威尼斯在哪里。但是这些都是细技末节,他们也没兴趣了解,大家笑笑也就过去了。倒是制作镜子的方法让大家高度重视。

赵传书实际上教他们的是汞齐法制镜。实际上就是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这处方法虽然不如化学镀银法效果好。但是赵传书不是学工科的。所以一时忘记了化学镀银法。于是便使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反正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就算是锡箔法制作的镜子也是暴利之物。

而这个时代意大利的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14世纪初威尼斯人明了汞齐法制镜。于是便将之守为最严格的商业机密。在很长的时间里欧洲都只有他们会制作镜子。以至于引出的让人难以想象的暴利。所以赵传书没有理由不把这处东西拿出来做为自己的主打商品。

在几个头头都了解的制镜的流程以后,马上徐五便负责前往苏州采购原材料。一个很快将大量圈钱的商品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慢慢的成型了。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本站最新网址:https://xsbang.ne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