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玉玺
孔融说完话就一溜烟的出去了,只留下四个当事人傻傻的留在当场,等程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连孔融的影子都看不到了。程玉在事先做好了各种情况的准备,但没有想到孔融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自己。
其实孔融如此做到是没有什么恶意,本来程玉和孙家又没有什么交情,只要他一拒绝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其实在历史上孔融本来就不会借兵给孙策的,要不孙策也就不用向仇人袁术借兵了,这下却把程玉也卷进了这个历史风波中。
来程玉对这件事情也不是必须要那么热心,但要知道程玉本身说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要说对玉玺没有想法怎么可能,但如果收下它会造成多大的风波,这个是否是自己能承受的,这就不由自己不考虑了。
他在一边胡思乱想不说,孙策在一边也是心潮难平,虽然对孔融可能拒绝早有心理准备,但一旦得之这种结果还是很难过的。难道自己只有向仇人袁术借兵一条路了吗?
抬头却看见了程玉也在那里思索,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自己也听说过这个小世叔的名声,听说他武艺不俗才智高,为人又很仗义,听说他支援徐州的时候就是无条件的,今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这样的运气。
于是就试探着问:“那么不知世叔是否能仗义相助呢?”
程玉一听,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自己正在头痛的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学着孔融说:“两位不要促的太急,等我回城思考几天。过后再给你们回信。”
孙策二人知是推脱之词,不由露出失望之色。却听一边太史慈插话说:“既然三弟需要时间思考,你们两位就和我们一起回去吧。”
两人一听,心中一阵狂喜。相视一笑说:“那就讨扰了。”程玉却是有苦说不出。
之上,三个人大感相见恨晚谈个不休,却把程玉一个人落在后面独自思考。说实话,借兵对他来说似乎一点好处也没有。借的是他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家底,出兵江东又断了自己向南展之路,要说想帮只不过是由于自己心中的一种负疚心理,自己截下了太史慈,不知会对他今后的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直到进了城,程玉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不过太史慈似乎与孙策他们成了好朋友,到了城里也不愿分开,干脆把他们请回自己家中同住。对于这几个情投意合的朋友来说,今天是一个相当让他们愉快的一天,但对于程玉来说,却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次日清晨,程玉刚由卧榻之上爬起来,就现太史慈早以等在床头,因为他们亲如兄弟,彼此之间均以十分随便,但这么早就看见他还是有点奇怪。
只听见太史慈说:“三弟,今天我有点事情想向您请求,我与孙将军一见如故,想去帮助他,可我又没有什么能帮上的,只好请求三弟了。做哥哥的从未向三弟要求过什么,今日向兄弟讨个情。不知三弟能不能同意呢?”
程玉一听,这下可没办法,不帮不行了。太史慈果然是和孙策有缘,今天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今后恐怕两个人的关系就会蒙上一层阴影了,只好说:“二哥何必如此客气呢,其实我早已经打定主意,决定出兵了。正想今早找你们来商量一下,却想不到二哥竟然先向我提出了。”
“三弟真的决定出兵相助他们了?”太史慈又追问了一句。
“当然了,兄弟之间怎么可能有假话呢?”
太史慈一听,露出了钦佩之色说:“果然是未卜先知啊!”
程玉听他在下面嘀咕,问道:“你说谁,什么未卜先知?”
太史慈笑着说:“我说的是周公瑾,他告诉我说三弟早就有要借兵的打算了,只是想叫我们先向你提出请求,果然我一说你就同意了,这不是未卜先知是什么。”
程玉一听,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周瑜的计,但话已说出就不能改。只好有苦自己知,说:“当然,当然,公瑾果然是我的知己。”
这时,又听太史慈说:“他们知道你早就想好,所以,已经在议事厅等候好久了。”
程玉一听,这周瑜果然厉害,一点耍滑头的机会也不给自己,只好说:“那好吧,你先出去陪他们,我穿好衣服就出去。”
片刻之后,程玉以收拾好了。刚经过穿堂来到前厅,只见周瑜迎面走了上来,躬身一礼说:“多谢程太守仗义相助。”
程玉暗中叫苦,这周瑜一上来就先把自己的退路切断了,只好讪讪说:“太客气了,不知孙将军需要多少兵马。小可这里也兵微将寡,今借给你五千兵马,一年粮草不知够不够。”
孙策一听,大为感激,忙说:“足够了,足够了。”边说边由怀中掏出一个红缎包裹,说:“那么,这质物请收下。”
程玉大吃一惊,难道这包裹中放的就是……